老实说,我是从小看着《熊出没》成长的。即便到了本科阶段,我依然会追看它的大电影。去年上映的《逆转时空》,我给了满分10分。说实话,不是说这部电影没有瑕疵,而是它的“情怀、节奏、完成度”综合观感太让人满意了,甚至觉得它在国产动画电影中已经算得上是“顶级操作”。
但今年呢?《重启未来》在上映前的宣传可以说是铺天盖地,我当时真以为它会是乘胜追击的强力续集。结果进了影院,不到半小时,我就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进错了影厅。
不是我想得偏激,而是差距实在太大了。
先不谈剧情,光是宣传和设定就让我有点懵。宣传中提到“这个世界因为光头强而毁灭”,“重启未来”这几个字眼,谁看了不脑补出一个《终结者》式的穿越时空危机?我一度以为这是《逆转时空》的直接延续,甚至猜测光头强会是未来的关键人物,必须依靠他来弥补错误。
展开剩余81%然而,结果让我大失所望。进了电影院才发现,光头强并没有毁灭世界,世界的崩溃是人类自作孽;所谓的时空穿越也并非为了改变过去,而是明明设定了“过去无法改变未来”——那你拍个啥时空穿越呢?
去年说的明明是,光头强只要撕掉一张伐木工的单子,就能逆天改命。逻辑能不能统一一点?两部电影,同一系列,同样的团队,时空规则却前后不一。我能理解设定,但这并不代表你能随便糊弄粉丝。
这就像你上一部告诉我“吃素能长寿”,结果下一部开头让角色大快朵颐地吃肉,还说“其实吃肉也能长寿”,不解释一下,真的让我觉得你是在随便拍。
快点,来看看《重启未来》的主线剧情:
未来的世界被孢子病毒侵蚀,小亮穿越到《熊出没》的时空,想找到最早的孢子样本来制作疫苗,同时还发现城主是大反派,最终大家团结一致拯救了世界。听起来是不是很眼熟?你换个低幼动画或者某些游戏剧情,几乎能无缝对接。
我不怕套路,但我怕你拍得太敷衍。你这一集拍的不是“套路”,你拍的是“流程”——一群人一路跑,跑,跑。最关键的“孢子抗体提取”几秒钟搞定。你前面铺垫的那么大阵仗,结果“解药”这段直接带过?你以为小孩子看不懂这些科学逻辑吗?我可以不追问,但成年人可不是傻子。
再说高潮部分,光头强失踪,熊大熊二哭得稀里哗啦,哭得让观众面无表情。电影外的成年人看着片中的熊抱着玩命哭,真的觉得自己像个局外人。
最让我受不了的是,这部电影几乎让《熊出没》变成了“熊出戏”。光头强戏份大爆炸,熊大熊二基本上就是陪跑,主要负责搞笑和后勤,甚至有一段是靠春梦来撑起熊大的存在感……你说,光头强独占了如此多镜头,要不要改名叫《光头强之重启未来》?
说到角色塑造,问题不是人物要多复杂,而是要有逻辑、有情感。小亮这个角色,简直就像个“完美好人、功能性NPC”。他承载了未来的希望、父亲的意志、科技的核心,还几乎承担了所有哭点和正能量输出——简直像个AI生成的主角。每次一讲到情感,他就说“我爸爸曾经说过”,我快看得像《我和我爸的世界》了。
至于反派城主,简直坏得跟课本里资本家的形象一模一样——“坐在办公桌后面搓手指”。你说他为了权力、为了城、为了家族,我能理解,但他完全是为了坏而坏,连基本的人性转折都没有。最莫名其妙的是,他居然亲手把关键的“蓝核”递给主角团队??这也太不符合反派逻辑了,反派不是应该扣住威胁吗?
而且,光头强的性格也在这部电影里全线回炉重造。上一部才刚从中年危机中觉醒,悟道了人生的真谛,这一部又回到“插科打诨、意气用事”的工具人形象。人物的弧线完全没了,仿佛是玩偶剧重启存档,所有情节都得重新来。
去年让我们感动,是因为我们这些《熊出没》看大的“老熊粉”终于被官方“关照”了一次。《逆转时空》不仅讲了亲情、成长、选择,还给了成年人一个可以感同身受的空间,算得上是一部全年龄向的合格作品。
然而,今年的《重启未来》却做了什么?宣发素材复用,连熊的表情都没换;见面会没请配音演员,居然是头套人走流程;超前点映取消一半,还不通知;微博和微信像临时工在操作,冷场又敷衍;剧情完全面向低幼用户,老粉丝完全被忽视。
表面上看是“稳住基本盘”,实质上却像是“收割完情怀就跑路”。
这种落差,才是我们成年熊粉心里的最大不满。
有人可能会说:“动画电影本来就是给小孩子看的。”没错。但是《熊出没》可不是一两部电影,而是十多年积淀下来的IP。去年你能做出《逆转时空》这种面向全年龄的作品,说明你有能力,那为什么今年突然就只对低龄用户说话?
如果你要重新定位,最起码得告诉我一声。你不说,我们这些成年人进影院捧场,结果却成了局外人。
所以我说,《熊出没》这两部时空剧前后差距并不是“技术”上的问题,而是态度和立场的问题。如果你真心要把这个IP打造成一个有长期生命力的国产品牌,那就不能在一年之内忽视早期观众的情怀。
不然,坦白说,我们这些老熊粉,留给情怀的可不是留给那些无视它的人。
发布于:山东省翔云优配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