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夏日气温的不断攀升
西安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暑期旅游热潮
在团团的号召和雁塔区旅游协会的组织下
来自西安各高校及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队的
3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们
放弃悠闲的假期时光
他们不畏酷暑、不惧骄阳
穿梭在文博场馆的各个点位
用自己热情的态度、专业的知识
为往来的游客提供
咨询引导、秩序维护、义务讲解等服务
为提升游客体验
传播古都文化注入青春动能
展开剩余78%在陕西历史博物馆,他们是“文化印章官”
陕西历史博物馆序言厅,总是一片热闹景象,志愿者们站在导览台前,一边熟练地为游客盖下精美的文物图案印章,一边笑着提醒:“您还可以在意见表上写下参观感受,我们会认真阅读哦!”一枚枚印章盖下,一张张反馈表填满,游客的惊喜与建议,都化作了志愿者们提升服务能力的动力。
在西安市钟鼓楼博物馆,他们是“购票向导者”
拥挤的钟楼地下通道内,“扫码购票更快捷,我教您操作!”“买完的门票在这边,您排队扫码就可以上去参观啦。”志愿者们在不厌其烦地帮助每一位来往游客扫码购票,他们的指尖在屏幕上轻点,顷刻间,门票便已购买完成。那抹穿梭在二维码与游客之间的红色身影,用贴心服务敲响了文明旅游的晨钟暮鼓。
在西安事变纪念馆,他们是“闸机引路人”
西安事变纪念馆的入口处,志愿者们坚守在闸机口旁,“将您的身份证放在这里就可以啦”,遇到不熟悉操作的游客,他们直接接过身份证帮忙操作,确保闸机口畅通无阻。高温打湿了他们的马甲,他们却说道:“我们可是‘历史第一站’,效率高点儿,大家就能早点遇见张学良公馆的故事!”
在西安城墙永宁门,他们是“古城导航灯”
西安城墙永宁门外,人声鼎沸,志愿者们穿梭在人群中:“扫码购票往这边,纸质票请排队!”见到年龄稍大的游客对着手机上的购票程序犯难,他们立刻上前:“您需要帮助吗?我可以帮助您购票。”他们不畏炎热,为来来往往的旅客指引道路、协助购票,成为古老的城墙根下流动的导航灯。
从博物馆的方寸展台到古迹的斑驳砖石,西安文博志愿者们用点滴行动诠释着“奉献 友爱 互助 进步”志愿精神的重量,他们不仅是服务的提供者,更是文化的传播者,用“志愿红”点亮专属于西安的古都文明之光。
◆来源:青志中心
◆编辑:24
◆校对:赵娟
◆审核:岳明
发布于:北京市翔云优配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